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吉林省教学成果奖:需求牵引 校企协同 创新内涵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高等教育(本科)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14:56 点击量: 打印    收藏

一、成果简介

成果以建设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将校企协同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重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内涵,通过“逆向思考、正向设计”的培养方案优化,形成了用人单位、行业专家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和实施路径;通过加强高质量教材编写与选用、重塑课堂教学形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课程学习挑战度和课程建设质量;通过构建“1=3+1”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实验室+基地+园区”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全过程深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通过“八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和“五查三评二反馈一平台”质量评价,建立多元参与、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的问题;

②课程内容滞后产业技术发展的问题;

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

    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三、成果的创新点

(1)构建了需求牵引校企协同的一流专业内涵建设新路径

以贴近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为着力点,通过“反向设计、正向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四维度”课程内容更新和高水平教材编写,重构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25”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提升了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3+1”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实验室+基地+园区”层次递进校企共享实践教学平台搭建,提高了学生的双创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八位一体”和“五查三评二反馈一平台”多元参与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促进了教学保障的高效和质量目标的达成。从而,探索实践了需求导向校企协同提升专业内涵的行业特色一流专业建设新路径,全面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创立了与电力企业联合培养电力工程人才新模式

在国内率先与国资委龙头电力企业实施了“订单+联合”的定向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协同承担教学任务、协同培养教师队伍、协同实施教学管理、协同监控教学质量;将企业文化、岗前培训纳入专业综合实训,在学制最后一年实施企业准员工培养,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行业技术发展同频共振,打破了校企协同育人壁垒,形成了与能源电力企业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3)培育了“三全”教育教学质量文化

建立了全员参与的“八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家长、社会的要求与期望纳入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和标准制订等方面的作用,完善招生就业培养联动机制;实施了“五查三评二反馈一平台”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评价,形成了“检查(评估)-反馈-建设-改进-检查(评估)”全方位质量保障改进建设机制,推动质量保障由制度规制向文化自觉转变,形成持续改进的全员质量文化,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